珠宝鉴定:钻石
珠宝知识大全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篇有关《珠宝鉴定:钻石》的相关文章,更多详细内容,欢迎继续往下阅读,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分享!
钻石(diamond)

材料性质:
化学成分:C;可含有N、B、H等微量元素。Ⅰ型含N;Ⅱ型含极少量的N,Ⅱa型不含B,Ⅱb型含B。
结晶状态:晶质体。
晶系:等轴晶系。
晶体习性:常见八面体、菱形十二面体、立方体晶形,晶面常发育阶梯状生长纹、生长锥或蚀象。
颜色: 无色至浅黄(褐、灰)系列:无色、淡黄、浅黄、浅褐。
彩色系列:黄、褐、灰及浅至深的蓝、绿、橙、粉红、红、紫红,偶见黑色。
光泽:金刚光泽。
解理:四组完全解理。
摩氏硬度:10。
密度:3.52(±0.01)g/cm3。
光性特征:均质体,偶见异常消光。
多色性:无。
折射率:2.417。
双折射率:无。
紫外荧光:无至强,蓝色、黄色、橙黄色、粉色等,短波常较长波弱。
吸收光谱:绝大多数Ⅰ型具有415nm、453nm和478nm吸收线。
放大检查:浅色至深色矿物包体,云状物,点状包体,羽状纹,生长纹,内凹原始晶面,原始晶面,解理,刻面棱线锋利。
特殊性质:色散强(0.044)。
热导性:钻石热导率高(0.35卡/厘、秒、度)。
发光性:将钻石置于日光下曝晒后,会发出淡青蓝色的磷光;在X-射线下大多数发天蓝色或浅蓝色的荧光,极少数不发荧光;在阴极射线下发蓝色或绿色光。
导电性:Ⅱa 型钻石为非常好的绝缘体;Ⅱb型钻石为优质高温半导体材料。
钻石的 4C标准:
1、质量(carat):钻石的质量单位为克(g)。钻石贸易中仍可用“克拉(ct)”作为质量单位。1.0000g=5.00ct。钻石的质量表示方法为:在质量数值后的括号内注明相应的克拉重量。例0.2000g(1.00ct)。
2、净度(clarity):分为LC、VVS、VS、SI、P 五个大级别,又细分为LC、VVS、VVS、VS、VS、SI、SI、P、P、P十个小级别。
镶嵌钻石净度等级对照表 | |||
中国 | 国际钻石委员会CIBJO | 美国GIA | 鉴定特征 |
LC | LC | 完美无暇FL | 10X下无暇疵 |
内无瑕IF | 10X下少量外部暇疵 | ||
VVS1 | VVS1 | VVS1 | 10X下极难观察的极微小无暇疵 |
VVS2 | VVS2 | VVS2 | 10X下很难观察的极微小暇疵 |
VS1 | VS1 | VS1 | 10X下难以观察的细小暇疵 |
VS2 | VS2 | VS2 | 10X下较易观察的细小暇疵 |
SI1 | SI1 | SI1 | 10X下容易观察的明显暇疵 |
SI2 | SI2 | SI2 | 10X下很容易观察的明显暇疵 |
P1 | P1 | I1 | 肉眼可见暇疵 |
P2 | P2 | I2 | 肉眼易见暇疵 |
P3 | P3 | I3 | 肉眼极易见暇疵 |
镶嵌钻石净度等级对照表 | ||||||||||
镶嵌钻石净度等级 | LC | VVS | VS | SI | P | |||||
对应的未镶嵌钻石净度级别 | LC | VVS1 | VVS2 | VS1 | VS2 | SI1 | SI2 | P1 | P2 | P3 |
3、颜色(colour):按钻石颜色变化划分为12个连续的颜色级别,用英文字母D、E、F、G、H、I、J、K、L、M、N、
钻石颜色级别对照表 | ||||
钻 石 颜 色 级 别 | 钻 石 颜 色 级 别 | |||
D | 100 | J | 94 | |
E | 99 | K | 93 | |
F | 98 | L | 92 | |
G | 97 | M | 91 | |
H | 96 | N | 90 | |
I | 95 | <90 |
镶嵌钻石颜色等级对照表 | ||||||||||||
镶嵌钻石颜色等级 | D-E | F-G | H | I-J | K-L | M-N | ||||||
对应的未镶嵌钻石颜色级别 | D | E | F | G | H | I | J | K | L | M | N |
4、切工(cut):在切工分级中,我们主要是对圆多面形琢型的钻石按严格比例进行分级,对于花式琢型也可进行切工分级,但由于异形的缘故,只作大概估计。在我国国家标准中,一般对钻石的冠高、腰厚、亭深、台宽、全深、 修饰度作出评价。依次可分为很好、好、一般三个级别。
比率分级表 | |||||
级别 测量项目 | 一般 | 好 | 很好 | 好 | 一般 |
台宽比 | ≤50.0 | 51.0~52.0 | 53.0~66.0 | 67.0~70.0 | ≥71.0 |
冠高比 | ≤8.5 | 9.0~10.5 | 11.0~16.0 | 16.5~18.0 | ≥18.5 |
腰厚比 | 0~0.5(极薄) | 1.0~1.5(薄) | 2.0~4.5(适中) | 5.0~7.5(厚) | ≥8.0(极厚) |
亭深比 | ≤39.5 | 40.0~41.0 | 41.5~45.0 | 45.5~46.5 | ≥47.0 |
底尖比 | / | / | < 2.0(小) | 2.0~4.0(中) | >4.0(大) |
全深比 | ≤52.5 | 53.0~55.5 | 56.0~63.5 | 64.0~66.5 | ≥67.0 |
冠角 | ≤26.5° | 27.0°~30.5° | 31.0°~37.5° | 38.0°~40.5° | ≥41.0° |
0 个评论
广告合作联系微信:C-Jvmgo